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
其中西周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後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後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
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1.周文王: 在位51年,文王姬昌,父名季。
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
2.周武王: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
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
3.周昭王:在位19年,昭王姬瑕,康王子。
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4.周穆王:在位55年,穆王姬满,昭王子。
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
5.周孝王:在位6年,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6.周夷王:在位8年,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
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7.周厉王:在位37年,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
国势日危,后被国人放逐。
8.周召共和:执政14年,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
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9.周宣王:在位46年,宣王姬静的儿子。
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
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1.渤海,是中国唯一的内海,三面环陆,被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陆地环抱,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
2.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
是一个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浅海,它在西北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连线为界;
3.东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北起长江口岸到朝鲜济州岛一线,南以南海为邻。
大部分海域深度不超过200米,因位于中国东部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