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如下:
1.找准自己的社会角色,确定好自己的社会位置;
2.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克服不良的择业观 面对种种不正确的择业观,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3.树立系统的、积极的、快乐的、高尚的、有效的择业观,面对现实,挑战自我;
4.转变就业观念,重视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
5.创业是拓展职业生活的关键环节,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中,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6.发挥自身优势,选择有利于自己创业的方面前进;
7.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创业艰苦磨难多;
8.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创业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勇;总之,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打破职业框框,拓展全方位就业思想,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开发创造性,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在择业和创业的浪潮中掌握好人生的总舵,迈出成功和决定性的第一步,并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职业者。
1.社会保险。
包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
如现在农村实行的男60岁、女55岁可退休,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如果失业了,有失业保险,农村或城镇职工的新农合与新医保;2、社会救助。
三个层次:全体社会成员共享项目,如公园等,特殊人群的照顾,如孤老残幼,军属、烈属等。
因此其功能为:
1.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2.稳定社会、构建和谐;
4.调动工作积极性;
5.促进消费,消除消费者后顾之忧。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搞好角色定位;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
3.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山区和服务农村为重点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道德、法律、科教、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活动。
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4.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做到自省自律、知耻改过;
5.大学生应以城市、农村为实践基地,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于举止投足之中,内涵于一点一滴的人生奋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