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作用亦称“道德社会作用”。
是指道德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对于整个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
1.始终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服务,它以自己的善恶标准从道义上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和正义性,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并谴责和否定不利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之一,统治阶级的道德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辩护,是维护其阶级统治的精神力量。
被统治阶级的道德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末来的利益;
3.一切进步的道德,总是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一切落后、腐朽的逍德则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4.道德还对上层建筑的其他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秩序起着重要影响。
总之,凡是反映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道德,就会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在道德社会作用问题上有两种倾向。
“道德决定论”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人们的道德作用特别是个别杰出人物的道德品质可以决定历史的进步,或者把道德说成是医治社会弊端的唯一良方。
“非道德论”或“道德无用论”则根本否定道德的作用,甚至否认道德的存在。
道德的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道德的作用:
1.认识功能: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2.调节功能: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3.教育功能: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