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性味甘、平,入胃、脾、大肠经;果肉具有补虚强壮,益气祛风,消疳杀虫的功效,久食能令人面部润泽,益人气力及耐受饥饿,治小儿涤虫、姜片虫病;椰水具有滋补、清暑解渴的功效,主治暑热类渴,津液不足之口渴;椰子壳油治癣,疗杨梅疮。
;食疗价值:;1、椰肉,椰子的胚乳。
又称椰子瓤。
取用椰子浆后,剥开内果皮即得。
用鲜品。
性味甘平。
能补益脾胃,驱绦虫。
用于“消疳积,白虫,小儿青瘦,合蜜食。
”(《本草求原》)亦可单用本品嚼食,每次1个,每日早晨空腹一次服。
亦可先饮椰子浆,后服本品;2、椰子浆,棕榈科乔木植物椰子胚乳中的浆液。
又称椰酒、椰中酒、树头酒、椰汁。
椰子,分布于我国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地。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用刀从果实上端戳向内果皮,使其芽眼薄膜破开,倾出浆液,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