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三位皇帝完善了科举制,分别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1.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把学术文化提到与治国好坏相关的高度来认识, 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唐代的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
;
2.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武则天特别重视科举,曾一连几天在洛成殿亲自测试贡举人,并曾命令把在吏部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后世殿试和糊名的先河,武则天的重视科举,促成唐朝科举文章考试的进一步发展。
3.唐玄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唐玄宗时进士转为兼考诗赋,而且诗赋成为最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也成为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明经科则注重考核儒家经义,内容以几部儒家经典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