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重臣。
王朗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
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
服毕,举孝廉,不应。
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
后迁会稽太守,在任四年,获百姓爱戴。
孙策攻会稽,王朗为其所败,逃亡不得,遂降,孙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
后为曹操所征,辗转数年才到。
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后为魏国军祭酒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
曹丕继王位,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
不久曹丕建立魏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王朗进爵乐平乡侯。
魏明帝即位,迁司徒,进封兰陵侯。
太和二年(228)去世,谥成侯。
着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还撰有《集》三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