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为食指大动。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也指形容眼前有一些美食,正准备好好享用的情况。
出自《左传・宣公四年》中“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近义词有:大快朵颐、垂涎欲滴、馋涎欲滴、狼吞虎咽等。
反义词有:食不甘味、食不知味、食欲不振等。
食不甘味: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自《战国策・齐策五》中“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食不知味: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同食不甘味。
出自唐・白居易《初授给遗献书》。
食欲不振:指进食的欲望降低,完全的不思进食则称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