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行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
通过对特定网段、服务进行物理和逻辑隔离,并建立访问控制机制,将绝大多数攻击阻止在网络和服务的边界以外。
2.进行漏洞发现与堵塞。
通过对网络和运行系统安全漏洞的周期检查,发现可能被攻击所利用的漏洞,并利用补丁或从管理上堵塞漏洞。
3.进行入侵检测与响应。
通过对特定网络、服务建立的入侵检测与响应体系,实时检测出攻击倾向和行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4.进行加密保护。
主动加密通信,可使攻击者不能了解、修改敏感信息或数据加密通信方式;对保密或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可防止窃取或丢失。
5.进行备份和恢复。
良好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可在攻击造成损失时,尽快地恢复数据和系统服务。
6.进行监控与审计。
在办公网络和主要业务网络内配置集中管理、分布式控制的监控与审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