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的译文:我闲居在家,桌上的瓶花总是不断地更换新鲜的。
妻子陈芸对我说:“你的插花中能够体现大自然的气息与特征,可算是十分精妙传神。
在画画的技巧中有画草虫的方法,你为什么不仿效呢?”我说:“虫在插花上是会跑来跑去不听话的,怎么能仿照呢?”芸说:“我有个办法,就是怕那样的做法有罪过。
”我说:“你不妨说说看。
”她说:“虫子死后颜色不变,你可以捉来螳螂和知了、蝴蝶之类的昆虫,用针把它们刺死,用细丝系住虫的颈部绑在花草当中,整理它们腿的姿态,要么抱梗,要么站在叶子上,就像活的一样,不也很好吗?”我很高兴,按照她的办法去做,看到的人无不称绝。
如今在闺中寻找,恐怕未必有能够如此懂得我心思的人了。
内容简介:文中描述了作者和妻子志趣相投,伉俪情深,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
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
道光二十九年王韬曾为书作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是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第二卷。
作者以朴实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照应,真切动人。
1.《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
2.《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
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
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3.《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
无浮生梦晓成语,应为浮生若梦。
释义: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像。
出自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例句:
1.一个人若抱着浮生若梦的思想,必将虚度此生。
2.浮生若梦,不如善待自己。
3.那位受尽打击的中年人,在别人面前常常感慨浮生若梦。
近义词:浮生一梦、人生如戏。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