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言听计从。
解释: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
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从,故吾得以至于此。
示例:邓对于他也就和刘玄德之于诸葛孔明,几乎是言听计从的。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上下级或长晚辈。
近义词:百依百顺、深信不疑、言听计用。
反义词:一意孤行、疑神疑鬼、疑团满腹。
具体成语如下:
1.本末倒置,意思是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2.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3.置之度外,不去考虑,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4.不屑置辩,不屑指不值得,表示轻视态度,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
5.无可置疑,可指可以,疑指怀疑,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1、夸诞之语:指荒诞不切实际的话。
2、荒诞无稽:形容十分荒唐,不可凭信。
3、诡谲怪诞:形容十分古怪离奇。
4、怪诞诡奇:形容荒唐离奇的事物。
5、放诞风流:指有文采,言行不受礼法束缚。
6、荒诞不经:少有的,典籍中也没有的(事)形容不合常理。
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
7、漫诞不稽:随便乱说,荒诞不实,没有根据。
8、诞妄不经:荒诞虚妄,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