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砼麻面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
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预防措施: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
二、蜂窝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砼配合比不合理,碎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碎石多。
预防措施: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可采用电子自动计量)。
三、孔洞现象:砼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
原因分析: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预防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砼浇注,使砼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
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1.强度:普通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钢筋,主要是HPB235、HRB335、HRB400、RRB400等热轧钢筋。
2.强屈比:钢筋的极限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3.延展性:在工程设计中,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为具有明显预兆,避免脆性破坏,抗震结构则要求具有足够的延展性。
4.粘结性:粘结力是钢筋与混凝土得以共同工作的基础,其中钢筋凹凸不平的表面与混凝土间的机械咬合力是粘结力的主要部分,所以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最好,设计中宜优先选用变形钢筋。
5.要有一定的耐久性。
6.适宜施工性:在施工时钢筋要弯转成型,应具有一定的冷弯性能。
受海水的影响,海里的建筑最易腐蚀成“豆腐渣”。
相比起湿度较为恒定、空气成分简单的内陆环境,湿度高、盐度大的海洋环境对于各类工程的腐蚀作用极强。
被腐蚀的建筑,虽然比较模糊,但可以明显看到暴露的钢筋“咸”混凝土、钢筋一概不放过海水不同于淡水,它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液体。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腐蚀性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
海水中硫酸盐甚至会在混凝土内产生结晶,晶体生长将混凝土胀裂,使得钢筋暴露在外。
而钢材本身又是一种非常容易锈蚀的东西,一旦失去了混凝土的保护,钢筋就会迅速腐蚀甚至断裂,到这时,整个结构也就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