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的主流是漫画改编,前几年被戏称民工漫的火影,死神,海贼王都是漫改,原创项目非常有限。
用三维最终的呈现方式去表现日式漫画中的人物,会出现非常糟糕的效果,谁敢把井上雄彦的浪客行三维化,会被喷死,并且亏到破产。
日本动画人对于铅笔的爱,那是任何力量也撼动不了的。
无论欧美的电脑技术多纯熟鲜活,看上去多眼馋,在日本这个国土上,铅笔才是动画的一切。
日本漫画界一直将12世纪的鸟羽僧正觉犹(1053-1140)当作祖师爷,他所绘画的《鸟兽戏画》被日本政府列为四大国宝绘卷。
12世纪,绘卷戏画开始流行,各种绘卷的诞生逐渐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绘画形式。
17世纪江户时代初期,京都、大阪的绘师绘画的身材修长的鸟羽绘(以鸟羽僧正的名字为头衔的绘画派系)成功地造就了新时代的浮世绘画风。
1760年,日本著名的浮世绘师葛饰北斋首次将漫画一词用于画作上,他的《北斋漫画》闻名世界,甚至为欧洲的绘画界带去震撼。
1861年,英国漫画家查尔斯・华格曼前往日本任《伦敦图画新闻》的特派员。
翌年,他创办了一份10页左右的漫画志――《日本笨拙》。
这本以时事漫画和风俗漫画为主要内容的刊物为日本的漫画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
21年后,法国漫画家乔鲁吉・毕戈在旅日期间出版了《团团珍闻》、讽刺画集《TOBAE》以及其他杂志等。
这两位欧洲漫画家为日本漫画的革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风格影响着日本新生代的漫画家。
因为动漫题材不同,人物设定也不同,用欧美的名字会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比较大气,这要根据动漫题材来定制名字。
而且人物的名字是受画风,题材所限制的,日本人也崇拜西方人的经济发展速度,爱屋及乌,对于西方的文化也十分向往,所以要像西方人那样用一大串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