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为什么三国大将多在220年左右死
时间:2025-07-30 22:26:17
答案

三国大将多在220年左右死是因为,220年左右发生了蜀魏夺汉中,魏吴联合夺荆州,蜀吴的夷陵之战,好几次大战役。

同时曹操和刘备都在220年附近去世,为了巩固政权的顺利交接,除去难以控制的大将,另外,就是继承人之间支持的大将不同,排除异己。

所以三国大将多在220年左右死的。

为什么三国在历史上会这么出名
答案

原因有:

1.三国演义是一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它存在的历史意义。

三国以前是汉朝,天下太平,三国和三国以后明显不同,很长时间都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乱世出英雄,有英雄的时候才有它存在的意义,有谈论的话题,人需要交流,而谈论正是散发信息的最佳途径,如战国时期很有名,但却没有三国更深入人心,是由于没有一种可以让它深度传播的途径,而三国时期却后人著有《三国演义》替其宣传,浅显易懂,朗朗上口,风靡全国。

2.三国是一个混战的历史时期,各方势力加强自己的实力到处寻找人才,因此人才大量涌现,使得人类的军事智慧得以充分体现,当今社会是一个商业混战年代,为了战胜对手需要军事上的智慧计谋,而三国时期拥有这样的智慧,为拥有这样的智慧计谋广泛地了解学习三国的历史故事,由此三国出名。

3.自晋司马炎之后,晋朝走向衰败,天下称王者众多,朝代变迁急速,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外族文化的入侵,普遍出现了王权的动摇,出现了皇帝频频被下属掌权、废立、杀害的情况,于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以死尽忠的忠义,被每个帝王倡导,三国文化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唐代,三国文化的地位有了近一步的提高,则三国文化传到日本,之后的朝代君王都倡导三国文化。

4.三国的格局及其之间的对立联合对后来中国历史的演变影响很大,所以三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受魏国的逼迫,向西、南、东扩张,带动中原文化的扩张,无形中利于中国发展,春秋时期汉民族还未从文化上统一,南方的楚联盟尚不属于炎黄华夏体系,是标准的蛮夷,秦始皇是”戎“出身,但却反而比楚先加入华夏,汉以后直到今天,炎黄华夏一直是中国立国的文化之本,所以本身在文化上处于主导的地位。

5.汉朝是中华民族的强盛和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时期,刘邦时期压不过项羽,刘彻虽强,却遭史谤,英雄主义的第一次真正抬头是三国,此前的春秋战国秦因汉文化还未定型,思想未统一,虽有勇士却上不到三国英雄的高度,董卓造乱,给割据者和用武者堂堂正正师出有名的机会,使其在道德审美上的高度也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水平,适合于被传诵,后世君王们吹捧基于汉文明的英雄主义,则首选三国。

为什么三国大将多在220年左右死
答案

三国大将多在220年左右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220年左右的三国时期发生了蜀国和魏国争夺汉中的战役,也发生了魏国和吴国联合夺荆州的战役,还有蜀过与吴国的夷陵之战,这几次大战役都死伤了大部分战士,其中也包括一些大将;第二,曹操和刘备都在220年左右去世,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顺利交接,会除去一些难以控制的大将,所以部分大将在此时期去世;第三,由于当时的继承人之间各自支持的大将不同,他们为达到排除异己的目的,也除去了部分大将,所以三国大将多在220年左右去世。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