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幼儿运用一定的语言内容、形式陈述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能力,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通过生活活动、早期阅读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激发幼儿说的愿望,引导幼儿学习语言表达方式、技能,使幼儿养成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
1.广播电台;玩法:家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广播电台,一位家长打电话,当拨到孩子的电台时,孩子就需要播放歌曲、相声、讲新闻等节目;益处:培养孩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和朗诵诗歌;
2.传电报;玩法:成人在孩子耳边讲一些有趣的电报内容,如小猴在电灯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败了大老虎等。
孩子听后传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讲出电报内容,发电报人进行验证。
如无第三个人,则要求孩子在成人耳边再复述一遍;益处: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小小营业员;玩法:将孩子的玩具逐一放好,孩子系上围裙当营业员,向家长介绍商品。
家长听营业员讲得好,就将小狗买回去;益处:培养孩子运用口语进行连贯讲述的能力,巩固其对物品特征的认识。
1.出生后发出叫喊的声音:饿了的时候,身上不舒服的时候的叫喊l
2.约2-3个月“牙牙学语”的声音:吃饱的时候,身上舒服的时候。
3.约半岁发出音组:这时儿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例如,哭的原因不同(如饥饿、疼痛、假哭)而夹杂着一些不同的声音。
这仍然不是言语,最多只是为言语的发生准备条件而已;
4.约7-8个月形成了最初的言语活动。
由于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在头脑里建立起这一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暂时联系,以后只要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
5.约10―11个月起,在词的声音和物体或动作联系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
6.儿童到1岁的时候,能够听懂的词大约有10-20个,而能说出的词则还很少很少。
纵然能说几个,也往往是不完整、不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