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
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南朝梁、陈封爵有亲王。
隋炀帝定制,以皇帝伯、叔、兄弟及皇为亲王,唐以皇帝兄弟及皇子为亲王。
自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
爵号直接冠以亲王字样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称为和硕亲王。
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支持,儒家学说一直处于正统地位且屹立不倒,魏晋时期的玄学只是昙花一现,并为取代儒学。
而汉唐宋明的皇帝都希望长生唐朝由于国姓为李,所以定尊李耳为教主的道教为国教,这只是统治者往自己脸上贴金,不能说是在推崇道教,相反儒家学说在唐朝才是主流,唐人的用世之心极强。
而宋朝更不用说是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南宋尤甚,儒家学说的变体-理学就产生在这个时候,只是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徽宗却非常推崇道教,自封成一个道教神仙,后世称之为“道君皇帝”。
明朝出现了儒学的进一步变异,同时八股文也兴起,儒家学说宋朝在站稳脚跟,在元朝失去地位,在明朝重拾尊严之后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地位拱手让给他人,至于明朝的昏君因为希望长生,或者更荒淫者希望壮阳,这些都只是皇帝的个人爱好,但就整个朝野来说,这一片天下还是儒家的天下。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楚汉相争获胜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
汉文帝、汉景帝相继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之治。
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开创光武中兴。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