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需要打药的,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处理病害防治:
1.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
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
发病初期用百分之七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到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
或用百分之七十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2.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
叶片上卷呈汤匙状。
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
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
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百分之七十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百分之五十退菌特800倍液及百分之三十富灵5000倍液等。
3.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
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百分之二十五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百分之五十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百分之五十扑海因500倍到700倍液等喷雾。
4.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
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百分之四十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5.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
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
1
3.5升到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种植蓝莓土壤改良需要随蓝莓的生长而改良。
1.土壤酸碱度,蓝莓喜欢酸性土壤,是在所有果树当中要求土壤pH值最低的一类,如果土壤pH过高,施用硫磺粉和酸性草炭可降低到比较合适的范围。
我国能够栽培蓝莓的地区多数土壤pH值偏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2.土壤pH值的调整方法,如果现在土壤的pH在
5.5以下,用已经调整好的酸性草炭等有机资材调整即可。
可降低土壤pH值可降低
1.0左右。
如果现在的土壤pH值在
5.5~
7.0之间,需要施用硫磺粉进行调整,同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用硫磺粉调整土壤pH值,要在种植前3~4个月进行。
方法有全面施用和局部施用两种方式。
种植蓝莓每亩成本是8000元到9000元。
成本项目如下:
1.土地租金是1000元左右每亩。
2.进行土壤改良,酸性、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平均每亩投入300元左右。
3.挖坑定植费、农家肥、灌溉费、除草费、越冬防寒费、管理费等平均每亩2600元左右。
4.蓝莓每株15元,每亩可以种植300株蓝莓左右,植株花费4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