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出生,1927年6月2日去世,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
汉族,浙江省海宁人。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
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赏析:乍看来,是写的愁思妇。
词中的诸多意象,看似与伤春悲秋之作非常相似。
似曾相识的地方,常常也是出人意料的地方。
向来伤春悲秋之作,都会花费很多的笔墨在春色或秋色的描写上。
但是这首词,季节色彩非常模糊,很难断定词中人所处的季节。
其次,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的身份也非常模糊。
原文: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暮。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译文:行遍天涯,看尽人情。
想不到重回故地时,故人已如花飘零。
忆当时与她花下别离,相对无言,只有离愁别绪噎胸间,现在只剩绿窗青天如故,却已非当时风景了。
想在这萤萤孤灯下细诉相思,新人如玉好,旧人无奈向谁边?早知道这世间美丽的东西都不长久,都难长留,明镜空在,何处得照玉颜,恰似花儿飘落,只余空枝残干,显我孤清。
一、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眺望秋景心存大局,而王国维此境表明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二、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北宋柳永《凤栖梧》,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三、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境界”之最终最高境界;做学问、成大事业者,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