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盛地来源于“钟为文,鼓为武,文武双全,方可得天下”的古老传说,而这种说法,恰恰再现了西安钟鼓楼晨钟暮鼓,恢弘阔大的盛况。
而声闻于天则是极言鼓声之大,反应出鼓声深沉,满城可闻的震撼。
关于这几个字的来历,众人莫衷一是,如今最普遍的看法是,文武盛地是陕西巡抚张楷模仿乾隆皇帝所写,而声闻于天则是咸宁学士李允宽所书。
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南北檐下有匾,南为"文武盛地",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北为"声闻于天",咸宁县李允宽书生写。
西安鼓楼位于古都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的西安钟楼西北方约200米处。
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
西安鼓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顶部为重檐形式,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