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没有吴国。
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
后吞并淮夷徐夷等小国而扩张到今苏皖两省全境、浙中北、赣东北地区。
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
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
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
有著名兵器吴钩。
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
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
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皆自称寡人,官员皆自称为臣。
诸侯王对官员称呼为爱卿、卿,官员称呼诸侯王为王、大王、君上。
春秋时期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
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
有兵,但是非常少。
在东周之后,周天子分封了一些国家,原本只有洛阳附近的土地就变的更小了。
到战国中期,在韩赵的谋划下,东周又分成东周郡和西周郡两块,周天子迁都于西周郡,丢失了故土,疆域小,且又失去了诸侯的支持,缺乏优秀的人才,在与其他的诸侯国的竞争中,逐渐衰落,所以兵的数目较少,周天子的势力更加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