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不同海域的海水咸度不同。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
3.5%。
世界各大洋表层的海水,受蒸发、降水、结冰、融冰和陆地径流的影响,盐度分布不均。
两极附近、赤道区和受陆地径流影响的海区,盐度比较小;在南北纬20度的海区,海水的盐度则比较大。
深层海水的盐度变化较小,主要受环流和湍流混合等物理过程所控制。
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
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
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
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百分之九十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
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
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含盐类比重很大的海水喝起来就又咸又苦。
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3米。
科学家们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较,研究了雨后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盐是由陆地上的江河通过流水带来的。
当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处汇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过各种地层渗人地下,然后又在其他地段冒出来,最后都流进大海。
水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各种土壤和岩层,使其分解产生各种盐类物质,这些物质随水被带进大海。
不同时间,不同海域的海水咸度是不同的。
含盐量最高是在副热带地区分别向两侧降低,最低出现在高纬地区。
盐度要考虑蒸发量,降水量和沿岸河流的注入量。
含盐量最高出现在副热带地区的原因: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少,故盐度高。
含盐量最高没有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虽也是气温高,蒸发量大,但由于赤道低压,上升气流影响,降水较多,故盐度没有副热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