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咏梅词。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梅花孤傲高洁、傲霜斗雪的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
原文: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意描绘的画面:
1. 驿站外断桥边:诗人描绘了一个荒凉僻静的地方,一个断桥旁,梅花独自开放。
2. 寂寞开无主:梅花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给人一种孤傲寂寞的感觉。
3. 已是黄昏独自愁:梅花已经承受了白天的风雨,到了黄昏,更加凸显出梅花的愁苦。
4. 更著风和雨:风雪交加,梅花面临的环境更加恶劣,但梅花依然傲然挺立。
5. 无意苦争春:梅花并不想与其他花朵争艳,只安静地绽放自己的美丽。
6. 一任群芳妒:梅花并不在意其他花朵的嫉妒,保持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性。
7. 零落成泥碾作尘:即使梅花凋零,化作尘土,她的香气依然如故。
在这幅画面中,梅花既是诗人描绘的对象,也是诗人自己的象征。陆游通过咏梅,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质。同时,词中所描绘的梅花孤傲高洁的形象,也成为中国文学中的一种经典意象,被后世广泛传颂。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的一首词,为了快速记忆它,你可以使用多种方法。以下是其中一种:
1. 谐音记忆:将词中的字通过谐音关联起来。例如,“卜算”可以联想为“不要算”,“子咏”可以联想为“自由用”,这样“梅花不用我(梅)来算,我要自由自在咏(拥)有”。
2. 图像关联记忆:将词中的各个部分与具体的图像或场景关联起来。例如,“风雨送春归”可以想象一幅画面:暴风雨中,梅花被风吹落,送走了春天。
3. 韵律节奏记忆:利用词的韵律节奏来帮助记忆。这首词的韵脚有归期、未有期、寻寻觅觅、花落去、春又回等,通过有节奏地朗读可以帮助记忆。
4. 分段记忆:将词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分别记忆。如,“驿外断桥边”和“寂寞开无主”是第一部分,“已是黄昏”至“香如故”是第二部分,以此类推。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更轻松地记忆“卜算子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