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制墨全部采用手工制作,主要工序有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
1.炼烟:是用不完全燃烧的方法从松枝或油脂中提取烟尘,分别得到松烟和油烟。
2.和料:是先将胶用文火熬烊,投入色素原料和添加原料,充分搅拌,杵捣均匀。
3.制作:将坯料按规格搓拓成浑然无缝隙的墨果,压入墨模成形,成为各种形状,墨面印上了精细的装饰图案及文字。
4.晾干:晾干有平放、入灰、扎吊三种方法。
平放晾干的初期,墨要不断翻转,使干燥收缩时自然拱翘的墨体自行恢复平整。
晾墨环境的温度、湿度要严格控制,风大、阳光直晒、过分干燥都会导致墨内水分析出不均匀,以致产生碎裂纹。
温度过大也不好,会使墨出现霉变,影响墨的质量。
5.描金:墨干燥后,还要将墨面上的款识纹样作描金添彩处理,描金层要求光亮、整洁、色层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