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涉江采芙蓉,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时间:2025-06-28 19:44:20
答案

1.以具体表达抽象。

通过具体的物象真实地再现抽象的情感隶属示现辞格。

《涉江采芙蓉》中的自然景物和环境的描写,就是为了表现主观情感而作的必要的渲染和衬托。

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以“采芙蓉”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感情

《涉江采芙蓉》巧妙地运用预言式,描写了异乡的游子和留守在家的伊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2.由实入虚,从眼前景向心中情逐渐过渡。

首两句由“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目见实景起笔,写出主人公被泽畔触目所及的花草吸引,情不自禁地涉江去采摘。

接着两句突然一转,写其被采到手的芙蓉触动思绪,反问一句:“采之欲遗谁?”并随之作出补充解释,道出了原委:自己的心上人此刻正远在天涯。

全诗的情绪由此发生了转折,从开首的喜悦一变而为消沉。

下面两句,主人公回望,但见长路漫漫,故乡遥不可及,心上的人在千里之外。

3.双关。

<

荷花

涉江采芙蓉,五六句的还顾,慢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案

表达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

还顾与漫浩浩是指主人公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感到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给读者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但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是虚写还是实写
答案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最大特色是虚实结合。

诗歌的前四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是实写,先叙述描写女子渡过江去采芙蓉,因为江那边的沼泽地生长着很多香草。

采来了芙蓉,不由得自问:“我采来这美丽芬芳的芙蓉,要送给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呢。

”紧接着的两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虚写,是女子意识到采来的芙蓉实在是无人可送,于是对游子的思念更加浓烈,不由得心生想象,他在外面漂泊无定,是不是也会思念我呢?他会不会时不时地回望故乡,是不是也会感到回乡的道路特别漫长而心生惆怅呢?这是女子想象的场景,所以是虚写。

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则是女子重新回到现实,抒发内心的悲伤之情,两个人怀着同样的对对方的深情厚意,现在却只能分居两地,想到游子或许会很久很久以后才会回来甚至有可能永远都不会回来了,不得不一直忧伤到死。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