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简介:阿昌族共有
2.7万余人,为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云南省西部地区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及潞西市,保山地区的腾冲县、龙陵县也有少量分布。
陇川县的户撒地区和梁河县的遮岛是最集中的地方。
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
阿昌族禁忌:
1.阿昌族禁止在正月初一杀家畜和伤害动物
2.妇女生孩子未满7天时,忌讳其他男子进入院内。
3.男性长者忌进已婚晚辈的卧室。
4.未婚男子可住厢房或厢房楼上。
女性忌住楼上。
男子在楼下,忌妇女上楼。
5. 忌烧毁相片、头发,否则认为照片及头发烧毁后,人会大病乃至疯颠。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的生活习俗:饮食: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嗜食酸笋、酸 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烧猪肉。
服饰:阿昌族男子一般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
腊撒、梁河两地妇女上衣均为长袖圆摆对襟衣,下着筒裙,也配戴银项圈、银手镯等饰物。
建筑:阿昌族多居住在坝区和半山区。
新中国成立前,阿昌族人民的生活较苦,大多数人住茅草房,即以竹、木为屋架,篱笆糊泥为墙,茅草盖顶。
节日:户撒阿昌族的节日比较多,有赶摆、泼水节、进洼、出洼、烧白柴、火把节、换黄单、过新年、浇水花等。
礼节:阿昌族素以好客而闻名。
好客的特征又体现在以酒待客上。
阿昌族有很多重要的节日,简单介绍如下:
1.窝罗节。
该节日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以纪念传说中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遮咪麻为民除害、造福后人的功绩,届时人们要祭献最好的菜肴,然后杀狗吃狗肉和芋头,如果在祭祀的当天能捕到蟒蛇,则认为更吉利。
2.火把节。
该节日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为祈求五谷丰收,驱虫沣灾,要杀猪宰牛祭祀,届时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
入夜后点火把在村寨周围游动。
3.泼水节。
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
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