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赵相持三年,秦赵两国都已不堪重负,经济将近崩溃。
《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白起言“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吕氏春秋应言篇》亦有“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索”的记载。
而赵国也“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于是双方都谋求速战以求摆脱困境。
这个时候,秦国在谋略上作出调整。
一方面,借赵国使者郑朱到秦国议和的机会,故意殷勤招待郑朱,向各国制造秦、赵和解的假象,使赵国在外交上丧失了与各国“合纵”的机会,陷于被动和孤立。
另一方面,又采用离间计,派人携带财宝前赴赵都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挑拔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
四处散布流言:廉颇不足畏惧,他固守防御,是出于投降秦军的目的。
秦军最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终于借赵王之手,把廉颇从赵军主帅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并使赵王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谏阻,任命赵括为赵军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