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复习,做好笔记;
2.自己要了解自己,在不自己不擅长的知识点多下点功夫;
3.多做题,每天都要做题练手,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保证自己的做题速度;
4.做好改错工作,对平时做错的测试题和习题,要及时改错,找到错因,从中吸取教训;
5.要有自信心,不要因为一两次考的不好就失去学习的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以此不断的积累,总结、归纳和完善,这系列的问题能被系统化吸收和掌握,自学能力也相应的增强。
二、高效的利用时间
1.审视自己。
2.把最清醒的时间,留给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三、让课堂更好的充实自己以一周为一个单位,对课堂进行规划,规划的角度如下:
1.接下来一周的课,主要内容是哪些?
2.自己在这些内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3.这一周对于某个科目有几次课?
4.你期待从课堂上获得哪些?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总结:
1.你对这周的内容掌握得怎样?
2.哪些收获是超出你预期的?
3.有哪些方面没有达到你的预期,你有哪些资源来弥补?四、合理的做题可以把题目分为几部分:巩固部分,检测部分,完善部分。
1.首先要和理分配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分科答,还是按题型答。
然后是选择自己有把握的题答,不要纠结一道答不上的题,最后没时间答会的题,得不偿失。
在平时练题时,注意观察题型,一定要发现自己擅长的题型。
2.多练习选择题,选择题也很重要,分值大,题数多。
生物的选择相对简单,都是一些基础知识,计算量也很小,要尽量做到全对,化学和物理的最后一两道题选择难度较大,可以先放下,等答完再仔细研究,实在不会就蒙上。
3.选修题要尽量答对。
选修题是必得分题,最多不要扣十分以上。
每年的选修题题型都大同小异,在做真题时要自己积累,弄懂原理。
4.注意理综的25题,比较难,所以那道题你可以放到整张试卷最后来做,能写一问是一问,实在不会了就读一遍题,把你认为能用到的公式都写出来,可能也会得一半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