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积不变的容器里:2H2+O2=2H2O。
如果是生成的液态水,那么反应前气体系数之和是3,反映后是0。
气体少了,压强也就小了。
看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系数之和,如变大了,说明是体积增大的反应。
如果是在体积不变的容器里反应,则压强增大。
1.可以通过玻璃管或者实验装置内的水柱来判断;
2.用带一段玻璃管的橡胶塞,加水密封,反应过程中观察水柱的高低即可,升高说明内部气压大,减小说明内部气压小。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生成,液面升降。
3.微热法:对容积较大的容器进行加热,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从浸没在水下的导管出口排除气泡,冷却气体收缩,形成稳定液柱。
4.压水法: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是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气体托住成稳定液柱。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熔沸点高;若分子间存在氢键的熔沸点升高。
有机化和物的沸点高低有一定的规律:
1.同系物沸点大小判断,一般随着碳原子数增多,沸点增大。
如:甲烷< 乙烷< 丙烷。
2.链烃同分异构体沸点大小判断,一般支链越多,沸点越小。
如:正戊烷 >异戊烷。
3.芳香烃的沸点大小判断,侧链相同时,临位>间位>对位。
如:临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4.对于碳原子数相等的烃沸点大小判断,烯烃<烷烃<炔烃。
5.同碳原子的脂肪烃的衍生物沸点大小判断,烯烃的衍生物沸点低于烷烃的同类衍生物。
如:油酸的沸点<硬脂酸 。
6.不同类型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沸点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脂肪羧酸>脂肪醇> 脂肪醛。
7.酚和羧酸与它们对应的盐沸点比较,酚和羧酸<对应盐的沸点。
如乙酸<乙酸钠。
8.分子量相近的烃的沸点一般低于烃的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