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条龙舟的总指挥一支龙舟队有一个“龙总”,村中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胜任。
鼓手是龙舟的“灵魂”,比赛中一切行动听从鼓手鼓点的引导,鼓手的临战经验和综合素质是一条龙舟取胜的关键,负责赛事的运筹帷幄。
赛龙舟的场面描写如下:
1.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
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缠着一束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
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平静无波的塘河上来去如飞。
两岸看龙舟的人都大声呐喊,有的还把家中的锣鼓都拿出来,重重敲打助威,更有好事的年轻人把事先准备好的连环响鞭炮挂到树上点燃。
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河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2.青年桡手们奋勇挥桨,动作整齐划一,坚实的肌肉随着动作一起一伏,额上布满汗珠兀自反射着太阳的光辉。
击鼓的人更是兴奋异常,纵身一跃,双槌齐下,恨不得把全身的力气都使上去。
赛到紧张处,更是精彩异常,两只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岸上的呼声一阵盖过一阵,待到分出胜负,又是一阵的欢呼声夹杂几声懊丧的叹息声。
端午节。
其习俗有:
1.吃粽子: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2.划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4.挂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5.挂艾草: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