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赶路很急,快加鞭,连马鞍都没有下过。
这是毛泽东的诗里的一句话: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中写于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跨五岭;越乌蒙、翻雪山、过六盘;翻越崇山峻岭,历尽千难万险,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表现出乐观豪迈,英勇顽强。
主要描写山有山的雄壮,山有山的挺拔,山有山的险峻。
快马加鞭是一个成语,不是寓言故事。
快马加鞭: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
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出自宋朝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二十四・送纯甫如南》诗:“此去还知苦相忆,归时快马亦须鞭。
”明朝徐田臣《杀狗记・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成语故事:墨子先生责备耕柱子。
耕柱子说:“我没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或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
”耕柱子说:“我要鞭策快马。
”墨子说:“为什么要鞭策快马呢?”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
”墨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
”造句:
1.象征性长跑,我们目前已经名列全校第二名,只要我们再快马加鞭,一定能夺得冠军。
2. 在这如空车走阪的大形势下,他也只好快马加鞭了。
;
3.你们要想考进一个好学校,就必须快马加鞭,加紧学习有关知识。
;
4.这个月的进度已落后一大截,我们得快马加鞭才行。
下午就要开会了,请你快马加鞭把报告赶出来。
;
为了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快马加鞭,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是不行的。
快马加鞭多用来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快马加鞭。
释义: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
出处:宋・陆游《村居》“生僧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例句:
1.尽管我们已经超前进度了,但是请大家快马加鞭,争取今天就结束这项工作。
2.时间虽然还早,但是我们决定快马加鞭,提前完成任务。
3.别人都在快马加鞭的努力,你却在这里 玩游戏,该好好反思了。
语法:主谓式,常作谓语 、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马不停蹄、再接再厉。
反义词:老牛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