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赞美杨贵妃的是有《清平调》三首。
第一首赞美杨贵妃,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
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
第二首赞美贵妃是一枝带露牡丹,写贵妃的受宠幸。
首句写花受香露,衬托贵妃君王宠幸;二句写楚王遇神女的虚妄,衬托贵妃之沐实惠;三、四句写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却靠新妆专宠,衬托贵妃的天然国色。
诗人用抑扬法,抑神女与飞燕,以扬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第三首赞美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着栏杆。
该诗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
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
李白在《蜀道难》中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李白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这一段落极写山势的高危,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
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标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
李白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
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
他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
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写出了蜀道难的奇峰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