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部分地方从冬至日开始,就会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也就是从冬至当天算起,以九天为一个单位,依次从一九数到九九。
其中,三九和四九最冷。
九九八十一天过完,寒冷结束,春天就要开始了。
数九歌各地都不尽相同,总体来讲有南北两个版本。
北方版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南方版数九歌: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数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个数九歌实际上只是用于我国北方地区。
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
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流行于江南地区的是:冬至进一九,两手插袖口;二九一十八,冻得下巴 塌;三九二十七,见火甜如蜜(冷在三九) ;四九三十六,人人焐被窝;五九四 十五,起劲打锣鼓(过年了) ;六九五十四,河边抽柳丝;七九六十三,行人把 衣袒;八九七十二,天上飞大雁(天气转暖,南雁北飞) ;九九八十一,耕牛没 得歇(农忙了) 。
晋冀鲁豫等北方区域流传的是:一九二九莫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 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西南区域流传的是:一九二九怀中揣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五九六九沿河 看柳,七九八九脱了衣衫走,九九八十一,农民田中立。
”数九歌谣之一: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谣》之二: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缘凌走; 五九半,凌碴散; 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