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
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方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
故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具体因中医师和病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中医号脉属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的“切诊”,要准确地分别部位和脉象,除了熟悉脉理理论外,还要有熟练丰富的临床实践,才能掌握这一诊法,脉与病的关系十分复杂,在一般情况下,脉症是相应的,但也有脉症不相应的特殊情况,故有“舍症从脉"或“舍脉从症"之说法,临床运用应四诊合参,才能得到正确诊断。
另外,类似于肺癌、肺炎、冠心病等疾病一般是无法号出的,但心气不足,肝郁气滞,肾气不足,脾胃不足通常都可以号出,根据相应的脉象也能遣方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