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离子不能使淀粉变蓝,碘单质能够使淀粉变蓝。
碘单质能溶于水,但是溶解度不大,且溶于水发生反应,因此碘水溶液中存在碘离子和碘单质。
碘水能使淀粉变蓝,不是碘离子起作用,是碘单质在起作用。
直链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溶于水的直链淀粉借助分子内的氢键卷曲成螺旋状,第一个螺距有六个葡萄糖残基组成。
如果在淀粉液中加入碘液,碘分子便嵌入到螺旋结钩的空隙处,并且借助范德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络合物,这种络合物能够比较均匀地吸收波长范围为400到750nm可见光,而反射的光是蓝光,所以使淀粉溶液呈现出蓝色来。
碘离子本身是无色的。
碘分子在不同溶剂中才有颜色。
碘水是褐色的,碘分子在苯中是紫色的,在四氯化碳中是红棕色的。
碘单质具有金属光泽,性脆,易升华。
有毒性和腐蚀性。
易溶于乙醚、乙醇、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也溶于氢碘酸和碘化钾溶液而呈深褐色。
可与大部分元素直接化合,但不象其他卤素反应那样剧烈,碘的典型有机反应有:芳香族化合物的亲电子置换,形成芳基碘化物;邻近羰基官能团的碳原子的碘化作用;碘在跨越不饱和烃的多重键上的加成反应。
但难溶于水,由于歧化反应的结果,所得棕黄色得溶液显酸性。
在水溶液中,需要强的还原剂才能使碘还原。
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色。
在空气中无法反应。
在水中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碘把二氧化硫氧化。
元素周期表53号元素碘,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5周期系ⅦA族是卤族元素之一。
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易升华,升华后易凝华。
有毒性和腐蚀性。
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紫色。
主要用于制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碘化合物等。
二氧化硫是最常见、最简单的硫氧化物。
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
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