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对联古代是什么样子
时间:2025-07-29 08:24:59
答案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横批,是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

横批即如文章的标题,它能标示出一副对联的主题思想,是画龙点睛之笔,是锦上添花之笔。

一般说来,横批对于联文有着概括、揭示、补充、说明等作用

从使用范围说,对联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形式,是贴挂于楹间(因之又泛称为楹联)。

上下两条联文,再配以门楣上的横批,便呈“门”之势。

对称是对联的最显著表现形式,中国的建筑美又多用对称这一传统的形式。

建筑与对联结构相映成趣,这是联文加横批的又一个缘由

但不是说,凡对联都有横批,如有些门额牌匾可代作横批,题赠联、挽联 等可以省去横批。

对联发源于哪个朝代
答案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关于我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我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古人把吟诗作对 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 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 称为张贴的诗。

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 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

对联可以重字吗
答案

在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

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

举例:苏州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一副叠字对联:“雨雨风风,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全联把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以及鸟语花香融为一体,语句含义丰富深长。

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读后频增游兴,使人犹如陶醉于春夏秋冬四季冷暖交替变幻和莺歌燕舞万木争荣百花吐艳的美景之中,别具诗情画意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