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大自然的文字,这句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时间:2025-07-30 08:05:29
答案

大自然的文字这句是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文字是人类特有交流工具,所以这句话就是把大自然当做人了,所以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拟人是指把物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做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大自然的文字,请列举,并简单说明这种文字的作用
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暗示人们:

1.蚂蚁忙着搬家。

作用:出门要带雨伞;

2.蝌蚪在水中游泳。

作用:春天来到人间;

3.大雁在编队南飞。

作用:秋天就在眼前;

4.鱼鳞上有圈圈。

作用:一圈代表鱼一岁;

5.白云飘得很高。

作用:明天是晴天;

6.“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作用:哪里曾是汪洋一片。

7.大树被砍倒,树桩上有圈圈。

作用:一年只长一圈;

8.雨中的蝉叫。

作用:预告天晴。

9.麻雀囤食。

作用:即将下雪。

10.水手在海上迷路,可以跟着鸟儿。

作用:鸟儿可以找到陆地。

大自然的文字主要内容
答案

《大自然的文字》作者伊林是苏联科普作家。

伊林对中国现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极富生命力的品牌,即取自伊林的著作。

他堪称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任何复杂生硬的科学原理在他笔下都变得 津津有味。

“十万个为什么”惠泽几代人,历史不会忘记伊林。

《大自然的文字》作为一本少年儿童的课外读物,共收儿童文学作品11篇,包括:《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车轮的演变》《动物的麻烦》《狐狸的窗口》等。

2.内容简介:阅读给孩子带来的是生命的快乐生活的实感,会转化为他们吸纳新事物和知识的能力,成为引领他们朝着人生目标奋进的一种精神素质。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