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等级考试的结束时需要考生在限定的时间段里完成考试的内容,并按键选择结束考试。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
考试形式为口试。
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
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普通话水平测试最早是在1994年举行。
相关规定:试行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中第六条附则中规定: 本办法自1994年10月30日起实施。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制作的,用来证明持证人普通话水平的证书。
证书内记录着持证人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所获得的成绩和相应的等级。
证书全国通用,终身有效。
应试者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到规定的相应级别,即可获得此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