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5-07-29 08:24:04
答案

大约在170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被焙烧的土地或粘土会变得坚硬,这给了原始先民以灵感,由此而发现了陶器。

据传在炎帝神农氏时代,人们还发明了制陶技术。

大约在夏商之际,原始瓷器发轫于赣、浙一带。

商代中晚期的原始青瓷已经像模像样了。

秦汉之际的原始青瓷技术从理论上讲应该不断前进,但事实却出现了大倒退。

战国末年空前的征战,引发社会动乱,导致原始青瓷技术发展的停顿,甚至中断。

秦汉的原始瓷好像完全是另起炉灶的,看不到直接的传承关系,故只能称之为釉陶。

秦汉的原始瓷以仿铜礼器的鼎、盒、壶、钟为常见,很少发现战国时盛行的碗、钵、盘、盅等一类的饮食器。

汉代由于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厚葬风气在民间普遍盛行,从墓葬出土来看,器物还是沿袭仿造青铜礼器随葬的旧俗。

青瓷终于随着社会进步从萌芽走向成熟,这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古代陶器有哪些制作方法
答案

1.泥条盘制法泥条盘的制法是陶艺成型技法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2.泥板成型法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

3.徒手捏制法,徒手捏制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

中国古代隐士的称呼
答案

隐士的别称:处士,处人,高士,高人,山人,烟客,逸民,逸士,遗民,隐者,隐君子,园客,幽人。

隐士,是中华道家哲学术语。

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

隐士是早期的道家人物,他们跟庄子一样,崇尚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选择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生活方式

隐士一般是道家人物,而道家代表人物也往往是隐士,比如,许由、巢父、列子、庄子、河上丈人等等,都是一些有著作传世的隐士。

当然,还有很多没有留下著作,并不被我们所知道的道家隐士,他们隐的更深、更纯,以致于人们无法了解他们。

黄老道家与老庄道家不同,他们大多都不是隐士。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