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被称为“两河文明”的古巴比伦文明: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产生过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古巴比伦文明,巴比伦古城废墟和巴比伦“空中花园”遗迹被列为世界奇观。
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于公元前3500年产生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公元前3500年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苏美尔衰落后,古巴比伦城邦兴起。
父元宽,母郑氏。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
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
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
元和初,应制策第一。
元和四年为监察御史。
长庆元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
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
大和三年为尚书左丞。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
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
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
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
安东尼・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生卒均于荷兰代尔夫特。
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
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
其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其主要成就有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纪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