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春园位于圆明园的正东,原是乾隆帝建造的颐养之所。
南部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园区整体布置疏朗开朗,疏密得当,有长春桥、玉玲珑馆、鹤安斋、映清斋、茹园、鉴园、狮子林等景点。
2.大水法位于远瀛观高台之南,为石龛式,内有一座七级水盘,顶端有一大型狮子头,水盘喷水可以形成七层水帘。
3.万花阵迷宫又名黄花阵,清乾隆年间落成。
花园门为西洋座钟形,黄铜雕刻花纹大门两扇。
花园迷宫中央为石亭,内设西洋式座椅。
4.仙人承露台位于凤麟洲湖西岸山凹。
本园此处点景之物,约建于嘉庆年间,原是铜铸雕像。
园毁后铜像丢失。
原址今竖随露仙人,为1989年重制的墨玉石雕,样式、尺寸皆依清代藏图。
5.凤麟洲遗址位于绮春园东湖之中,南园避暑最佳处,南园即指绮春园。
1992年整修驳岸,清理基址,立石刻图,西侧新建九曲仿木桥。
1.简介: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2.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爱新觉罗・胤肚。
3.绮春园:绮早期曾是清怡亲王允祥的与御赐花园,名为交辉园。
到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
乾隆三十四年春和园归入圆明园,正式定名为绮春园。
3.长春园:长春园南部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整体布置疏朗开朗,疏密得当。
园门为长春园宫门,五楹,门外左右各有铜麒麟一只,现仅存一只。
全园植物有本地植物和引进植物。
1.本地植物包括:松、竹、柳、荷、梧桐、侧柏、国槐、枫树、海棠、山桃、文杏、玉兰、牡丹、月季、菊花、兰花、藤萝等百余种乡土花草树木。
2.引进植物包括:江南的梅花与芭蕉,塞北的敖汉荷花与乌沙尔器,五台山的金莲花,新疆的桑树,南亚的波斯桃,西洋的含羞草等二十余种树木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