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介绍:
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2.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3.广东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
1.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海淀区)与辽战斗,北宋大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
2.辽于会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
二、北京在元朝时的名称:
1.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2.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于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突厥语:Khanbalik,意为“汗城”,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也就是元大都,元大都成为全中国的交通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从这一时期起,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
三、北京在清朝朝时的名称:
1.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也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2.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并签订《北京条约》;
3.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大量文物被侵略军和坏民劫掠, 1901年在京与十一个国家签署了《辛丑条约》。
北京在战国时叫蓟城,北京地区在战国时属于燕国,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公元前十一世纪时,蓟国是统治中国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个分封国,春秋中期,位于蓟国西南面的另一个封国燕,吞没了蓟,并迁都于蓟城,从这时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国被强大的秦国所灭,蓟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据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的蓟城就在现北京城区的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