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约1251-1321),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以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简介资料: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人。
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
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
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
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曲状元”之称。
他还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既是当时 名士,又从事杂剧、散曲创作,亦雅亦俗,备受四方人士钦羡。
他的小令《天净沙 ・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