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古代的星象学
时间:2025-07-29 08:26:40
答案

星象学,亦称占星学,是“天文学之母”,是探讨天体对生物与无生物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天体影响力的反映。

星象学在人类最早期的史料中已有记载,一般认为星象学是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的闪米特人、印度、欧洲或中国的河洛民族。

星象学首先在巴比伦盛行,接着向东传到波斯、印度和中国;向西由希腊传到埃及、罗马和西班牙等地。

天文学是研究距离、光度、重量、速度运动等方面的科学,并用望远镜等仪器作为的观测的基础,因此被视为“客观”的科学,而星象学则被称为“主观”的科学。

古代的星空被称为什么
答案

1.我国古代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称为星官或星宿,类似于现在的星座;

2.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天官书”详细记述了当时把星空分为中官、东官、西官、南官和北官五个天区的情况

3.三国时代吴国人陈卓,为我国古星象图的集大成与奠基者,他以甘德、石申与巫咸三家的全天星图为蓝本,将星空分别283官共有1465颗星,283官含叁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官。

古代的春秋书是谁写的
答案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

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