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施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
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
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除套曲《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
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
名子安。
原籍苏州。
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
明嘉靖十九年,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
钱塘施耐庵的本。
罗贯中编次。
”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
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人。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