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宁死不屈,不畏艰难,始终心向汉室的大丈夫 。
苏武留胡节不辱。
一曲《苏武牧羊》唱出了苏武坚贞不屈、爱国忠君、思亲念乡、忠孝双全的伟大人格。
1.苏武,字子卿,汉族,杜陵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
西汉大臣。
武帝时为郎。
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方获释回汉。
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2.苏武年轻时凭着父亲苏建的庇荫,与兄长苏嘉、弟弟苏贤皆官拜郎中,后升任?中厩监;
3.昭帝元平元年,宣帝即位。
宣帝赐爵苏武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后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苏武通悉典章制度、出使持节不降。
于是宣帝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宣召,多次进见。
拜右曹典属国。
因苏武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入朝,尊称为“祭酒”。
1、坚韧不拔、百折不饶的精神。
在北海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了19年,依然不向单于屈服,最终成功的回到了祖国;2、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
苏武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依然保持了他对祖国的忠贞;3、任劳任怨的职业精神。
作为汉朝的使者,他独闯敌营,被单于外放北海十九年,没有半点怨气,体现了他任劳任怨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