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
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
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十年,改称“办理军机处”。
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
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
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
宣统三年四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1、本单位军交部门开具的介绍信《军队车辆驾驶证更换地方车辆驾驶证介绍信》。
2、驾驶证、军官证、行驶证复印件各三份。
3、初次申领驾驶证时的申请表复印件。
4、单位开具的住址证明、体检证明表。
5、军官证原件。
6、军队驾驶证原件。
7、白底一寸照片3张。
军机处原并非国家正式机关,清《会典》只称“办理军机处”,无公署,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
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开始仅有板屋几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有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
可见,军机处建立初始是临时性质的机构,雍正,乾隆两朝会典,均未列军机处。
虽如此,自雍正七年设军机处以来,除乾隆初中断两年外,就一直是独立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之外的一个常设机构。
至嘉庆修会典时,始把军机处列为正式机关。